【繁体】【 ENGLISH】【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张家界简介 | 政治经济 | 地理气候 | 人文古迹 | 民俗风情 | 名人与张家界 | 同城交流 | 传说故事 | 导游词 | 多彩生物

你的位置:张家界旅游网 >> 走进张家界 >> 同城交流 >> 详细信息

张家界话中秋

发布时间: 2013-9-08 12:35 |  作者: zhangjiajie |  该文章已被查看: 3324次

    

月圆,古人比我们高兴;月圆,古人比我们伤怀。因为古人不懂月亮运行的规律。但古人懂情懂爱懂人生苦短,古人重情重义重血脉亲情。古人把这些祈福消灾,寄托美好,升华亲情的日子,缓慢地变成一种习俗,便产生了许多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来由也不外乎如此而已。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八月十五中秋节”始出《唐书·太宗记》。唐初,中秋节已成固定的节日。宋时,中秋节盛行。至明清,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之一。

节日本来就是人们精神的盛会。中秋节,既是思念、团圆的节日,又是亲情、祝福的盛宴。除了丰收的喜悦、浓浓的亲情,还有千年文化的积淀。古时候,民间百姓过中秋多是结伴赏月、玩花灯,而“文化人”则喜欢在赏月的时候作诗赋词。古时交通、通信都很不发达,到了中秋团圆之时,很多人只能对月独饮,暗自相思,遥寄亲情。李白的《静夜思》、《月下独酌》就表达了他思乡、思友、思亲的心情。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更是写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无奈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台湾民谣《月夜思乡》:“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让我们体会到了远方游子是何等地万般思乡愁肠。现在也有人写对联表达了思乡之苦:“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每逢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清辉满地。李白《把酒问月》说:“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张九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谢庄《月赋》说:“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这是诗人们都在说中秋的月亮分外明亮。

农历12个月,每月月亮都要圆一次。可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呢?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从气象学上讲,秋高气爽,空气透明,夜空如洗,月亮分外皎洁,使人产生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感觉。从天文条件上讲,在无云遮挡的情况下,只要地球处在太阳和月亮中间并且在一条直线上,即天文上的“望”,一般在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甚至十七。此时月亮都是又圆又亮的。但相比而言,冬至节气的“望”才是一年中最亮的,其它时则相形见绌。这是因为冬至时地球距太阳和月亮的距离最近,并且从气候上分析大气透明度也最好。

但人们为何赏月偏偏选择在中秋而不选择冬至呢?这是因为中秋时我国总体气候状况较好,天气不冷不热,不潮不燥,温和宜人,而不像冬季那样冻手冻脚,寒气袭人,这也是古人青睐中秋时赏月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可见,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说法也是相对而言的,它包含着人们对节日的时令分割、心理暗示以及理想选择。

中秋节的习俗、传说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习俗中的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每当风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际,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已成为天下人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作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张家界的大山深处,还流传着吃南瓜和偷瓜送子的故事。据说民间有一黄花姑娘,在一个饥荒年代,双亲即将病死之时,就到邻居菜园里偷得一南瓜,煮给父母吃了。两老吃了香喷喷、甜滋滋的南瓜,食欲大增,病好了。黄花姑娘就把瓜子种在地里,第二年果然生根发芽,长出许多圆圆的瓜来,南瓜不但救了她一家人的性命,还让左邻右舍度过了饥荒。最奇怪的是黄花(未结婚的)姑娘肚子里有了小宝宝,众亲人都视黄花怀的是仙胎。后来,八月半吃老南瓜的风俗和给已婚不孕的妇女“偷瓜送子”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八月十五,在张家界仰望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品尝桂花蜜酒,也是欢度中秋佳节的一种美好享受。屈原放逐在沅澧之时,曾酷爱桂花酒,逢节必喝,一喝就醉,一醉就唱《九歌》:“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张家界的天子山还有红月亮,中秋之夜会更大更圆更亮,天下的游人都会仰脖而望,我不知古时的屈原,可曾否看过这天子山的红月亮?

除了吃俗,张家界山区还有拜月神的习俗。八月中秋是谷子成熟的时候,为报答神农之恩,也要借月神之节,捎去民间的祝愿,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苗家儿女还有中秋跳月的风俗,请月光娘娘为自己铺平爱情的道路,或解脱自己心中的纠结、不愉快。特别是现代社会,爱情观比较复杂了,她们也要与自己的月神娘娘窃窃私语一番,以求光明永驻心间。

儿时,每逢中秋,我就只知道有好吃的,就只知道看天上的月亮可爱、圆满。以为月圆什么都圆了。晚上还要做一个圆圆的梦。可长大以后,慢慢经事多了以后,我不再做那圆圆的梦了。我以为,梦越圆,现实生活越苦恼。渐渐地,我对人生的认识,从少年、青年、壮年,在各个年龄阶段越来越不同,我的认识虽是基于对月圆月缺的认识,但我的认识从自然转向人生,与儿时的看法已完全相反了。我已真理般地感觉到圆就是缺,梦的里面,我再也不梦那圆月了。情的里面,我也不再那么浪漫美好,却多了些许伤感。

少年时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那时少年不识愁滋味,只觉得他的诗句美妙绝伦,也顾不得去想他“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有疑之问,只希望柳梢明月永远照耀在我的头上,就心愿已足了。后来,才知他是在借永不磨灭的明月映照永不枯竭的江水这一意象探索宇宙人生之谜?谜曾可解?又作何解?我至今仍是个谜。

一轮明月,从古照到今,或阴或晴,亦圆亦缺地伴着我们的人生。月亮就是月亮,千百年来,没有任何变化。中秋的月和不是中秋的月又有什么不同?任世间沧桑,春去秋来,当我们心平气和地看待这人生苦短、悲欢离合的时候,当我们思考能为这个世界多留一点什么或少留一点什么或不能留下什么的时候,我们会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事,也没有什么趟不过去的坎。人生像这或缺或圆的月亮一样,也许正是因为缺憾,才能让人产生更强烈的对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中秋的圆月一年只有一个,但只要心中有一轮明月,不论是否中秋,不管月缺月圆,即使有情人天各一方,即使人生路上有些风雨,也同样会在心中拥有一个如中秋明月清辉朗照的世界,一样能让自己的人生拥有美好圆满的过程。

今又中秋,朗月高照。我在故乡的土地上设好香案,摆上切成莲花状的月饼、西瓜,来敬拜月神时,看见的却是在月光下坚守岗位、未能与家人团聚的清淡身影,他(她)们正在请天南海北的游客一同赏月,一起吃月饼,共度良宵。而此时,他(她)们就是我要敬拜的真正的月神。



打印 | 收藏此页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张家界三维地图
张家界-湖南张家界-张家界旅游-张家界景点-张家界酒店-张家界旅游线路-张家界旅游网-张家界旅游网-zhangjiajie
张家界市信息协会承办 张家界旅游网 shuire@gmail.com 邮编:427000
Copyright (C)2010-2024 www.cn-zhangjiajie.cn Build By ZJJY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张家界市高盛澧园给力大厦23B03 E-MAIL:shuire@gmail.com
本网站常年法律顾问: 0744-8362222 8298777 湘ICP备2024057124号-1 Processed in 0.037066 second(s), 18 queries, Gzip enabled